查看原文
其他

接好!PACK电池包基础知识大盘点


自问世以来,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、电压高、环保、寿命长以及可快速充电等优点,深受3C数码、动力工具等行业的青睐,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贡献尤为突出。


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,作为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的锂电池产业,市场潜力巨大,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

PACK电池包基础介绍



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


电池包(PACK)与底盘集成


PACK电池包的分类


什么叫PACK电池包?


首先要了解锂电池单体、锂电池模组和锂电池包的大致区分:


电池单体(cell):组成电池组和电池包的最基本的元素,一般能提供的电压是3v-4v之间;


电池组(Batteries):由多个单体集合,构成一个单一的物理模块,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;


电池包(pack):一般是由多个电池组集合而成的,同时,还加入了电池管理系统(bms)等,也就是电池厂最后提供给用户的产品。


PACK的组成分类


电芯作为PACK的核心组成,目前以电芯的外形分类主流分为三大类:方壳、圆柱、软包(聚合物电池)。正负极片通过不同的方式封装到相应的外壳里面。


左圆柱卷绕 中-方形卷绕 右-方形层叠

左-圆柱电芯 中-方壳电芯 右-软包电芯


电池模组


通过组装单体电芯,通过汇流排将电芯组成不同的串并联,可用螺丝锁紧、电阻焊、超声焊接、超声铝丝焊及激光焊接。


综合考虑生产良率、效率及连接点的内阻,目前激光焊接已经是很多电池厂商的首选。


左-圆柱模组 中-方壳模组 右-软包模组


PACK电池包


左-圆柱PACK 右-方壳PACK

软包PACK


PACK电池包的组成


主要包括电池模块、机构系统、电气系统、热管理系统和BMS几个部分。


电池模块


如果把电池PACK比作一个人体,那么模块就是“心脏”,负责储存和释放能量,为汽车提供动力。


机构系统


主要由电池PACK上盖、托盘、各种金属支架、端板和螺栓组成,可以看作是电池PACK的“骨骼”,起到支撑、抗机械冲击、机械振动和环境保护(防水防尘)的作用。


电气系统


主要由高压跨接片或高压线束、低压线束和继电器组成。高压线束可以看作是电池PACK的“大动脉血管”,将动力电池系统心脏的动力不断输送到各个需要的部件中,低压线束则可以看作电池PACK的“神经网络”,实时传输检测信号和控制信号。


热管理系统


热管理系统主要有4类:风冷、水冷、液冷、相变材料。以水冷系统为例,热管理系统主要由冷却板,冷却水管、隔热垫和导热垫组成。热管理系统相当于是给电池PACK装了一个空调。


BMS


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池管理系统,可以看作是电池的“大脑”。主要由CMU和BMU组成。

CMU :Cell monitor Unit单体监控单元,负责测量电池的电压、电流和温度等参数,同时还有均衡等功能。当CMU测量到这些数据后,将数据通过前面讲到的电池“神经网络”传送给BMU。


BMU: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。

负责评估CMU传送的数据,如果数据异常,则对电池进行保护,发出降低电流的要求,或者切断充放电通路,以避免电池超出许可的使用条件,同时还对电池的电量、温度进行管理。根据先前设计的控制策略,判断需要警示的参数和状态,并且将警示发给整车控制器,最终传达给驾驶人员。

PACK电池包爆炸图



工艺流程


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,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,其品质直接决定了整车性能。锂电池制造设备一般为前段设备、中段设备、后段设备三种,其设备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。


虽然电芯及模组种类不同,但是PACK的组成和工艺流程大体是一样的(并不是所有的厂商工艺流程一样),下图所示供参考。


PACK装配工艺流程


主要分为装配工艺、气密性检测工艺、软件编写工艺、电性能检测工艺等。


产品介绍


PACK装配过程中存在很多柔性线路及压装拧紧,要自动化的难度较高及投入产出比不高,所以后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相对于前段和中段会比较低,但是可兼容圆柱、方壳、及软包三种PACK电池包装配。


可能会要求自动化的工位:

-下壳体自动上线

-模组自动上线入壳体

-模组固定拧紧

-上盖上线及拧紧

-自动涂A/B导热胶(根据工艺而定)

-自动涂密封胶(根据工艺而定)

-成品下线


另外有些会提出铜牌安装及螺丝拧紧、气密性测试、EOL测试也需要自动的方式,这种比较少,且稳定性较难保证。


后段PACK线量产设备的主要有两种运转类型:


1. AGV+装配台车


以往主要在车厂使用较多,现电池厂也慢慢在推此种模式。

AGV输送方式产线

AGV产线物流仿真模拟


2. 输送线+托盘的模式


滚筒线/辊道摩擦线/倍数链输送线


输送线方式产线

左-倍数链 右-摩擦辊道线


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,电池PACK模块化技术必将越来越成熟。电池PACK技术的发展,涉及到多学科、多领域的知识,需要跨学科的技术融合。总而言之,车企想要最终规模化的生产出寿命、稳定性、可靠性、安全性都完全符合新能源汽车级要求的PACK产品,还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测试验证,以及产品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。


扫描二维码 加入车用新材料交流圈



推荐阅读


▷▷  轻量化+绿色化+模块化,一键解锁汽车前端框架开发

▷▷  特斯拉诉“特斯拉啤酒”商标侵权案胜诉!

▷▷  巨额亏损后,恒大汽车被强制执行1.2亿元

▷▷  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大揭秘,与传统汽车有何不同?

▷▷  博禄推出首批应用于汽车行业的PP,内含可回收材料高达70%

▷▷  吉利携手百度,合资成立极与越汽车科技公司


责任编辑:二三

排版:二三

内容来源:综合网络

免责声明:本文(部分)数据、图表或其他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其他公开发表的资料,仅供读者参考、交流、学习,不涉及任何商业行为或目的。版权归属原作者、原出处。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方并及时处理。

资讯新闻 | 技术干货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链塑汽车新材料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